close

仔細看那段歷史,楚莊王這三年在堅忍地運行著一場權力的游戲。

如果沒有那段處心積慮的歲月,不說后來的一鳴驚人、稱霸問鼎,楚國恐怕已率先上演類似于“三家分晉”或“田氏代齊”這樣的慘劇了。

可憐的傀儡

初繼位時的楚莊王,是如假包換的傀儡。

楚莊王繼位時不足20歲,令尹成嘉獨掌朝綱,“監督”和輔佐楚莊王處理楚穆王的喪事。

在成嘉外出討伐叛亂時,留守在郢都的斗克等人圖謀叛亂,宣布郢都戒嚴,并派人刺殺成嘉。在刺殺失敗后,成嘉帶兵回來圍郢,斗克挾持楚莊王逃出,試圖另立政府!結果,途中被殺,楚莊王獲救后返回郢都。

需要注意的是:不管是成嘉,還是斗克,都是若敖氏的成員!

 

此時的楚莊王,是如假包換的“漢獻帝”。國政早已操持于若敖氏之手。三年不鳴,實出無奈由此我們可以得知,在楚莊王即位的前三年,他不問政事,朝政盡由成嘉、斗般、斗椒等若敖氏把持,并非楚莊王刻意“放飛自我”,而是確實手中無權。

我們都知道,春秋中期開始,世族分治的勢力不斷壯大,開始影響諸侯君權。在晉國、齊國這些老牌大國尤其如此,他們都先后發生了“三家分晉”、“田氏代齊”這種世族替代、顛覆諸侯君權的事情。

 

此時的楚國,也面臨著類似于三家分晉、田氏代齊的危險。楚國疆域內多山地、叢林、湖泊,境內各處文化、習俗迥然不同(翻過一座山,兩邊說話就彼此聽不懂了,這在今天的許多舊楚地還存在這樣的情況),直接治理的難度極大。

因此,楚國在其發展過程中,常常采取類似于“盟約”的方式達成兼并。這使得王權威嚴常常十分有限。此時,若敖氏的影響力已經凌駕于楚王之上。

因此,無論晉國攻打蔡國(楚國小弟)時、庸國、麇國組織群蠻、百濮叛亂時,楚莊王都毫無作為,沒有行使諸侯君王的權力。

不是不想行使權力,而是沒有權力可以行使。

危難時刻,雷厲風行,一舉翻盤對于楚莊王“宅三年”期間的作為,我們不得而知,但參考楚莊王“幡然醒悟”后的雷厲風行,我們可以感受到,楚莊王在這三年期間實力的積累。

楚莊王四年,在楚莊王的引領下,迅速擊敗了麇國、庸國的叛亂。不要小看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。庸國是當時的“西方大國”,其君主是侯伯,比吳、楚地位都要高。東威楚,西制秦,實力十分強大。

在與庸國作戰時,楚國一度想要遷都。在“我可往,寇亦可往,遷都沒用”的分析下,以詐敗驕敵,才擊敗庸國。并在楚莊王四年,即楚莊王“幡然醒悟”的第一年,就滅了庸國!

 

經過三年沉淀,楚王已有了自己的力量,養由基這樣的神射手或許就在其中。這些新崛起的勢力,后來與若敖氏發生了激烈的爭斗。

可見,經過三年的“放飛自我”,楚莊王從一個早年聽人若敖氏擺布的傀儡,已經發展成一個擁有自己實力班底的諸侯!

平定若敖氏,走上爭霸之路在楚莊王“幡然悔悟”后,“所誅殺者數百人,所進者數百人”,進行了政治洗牌。伍舉、蘇從等當年“死諫”楚莊王的人物得到重用,“人心喜悅”。

毫無疑問,這個政治洗牌的目的,就是為了打擊若敖氏。

由于若敖氏在楚國根基深厚,因此,這個明爭暗斗的過程持續了好幾年。

比如,前文中提到的,在抗庸戰爭中崛起的蒍甲,此后擔任司馬的他與令尹斗越椒發生了激烈的沖突,最后,斗越椒發起反叛,囚殺了他。

這場爭斗最后終于以最極端的方式了結了。楚莊王六年,斗越椒發動了叛亂。

楚軍與叛軍交戰時,楚軍一度不利。斗越椒十分善射,連射兩箭,一箭飛過楚王戰車,釘在銅埩上,又一箭穿透車蓋。楚軍驚恐,開始后退。此時,楚莊王急中生智,“先君曾得到三支神箭,被斗越椒偷走了兩支,現在這兩支都射完了!”擂鼓反擊,楚軍奮勇而出,擊敗了斗越椒。

此戰后,斗氏被滅族,若敖氏大部分勢力被消滅。

 

此后的故事,就不必說了,并國、爭霸、問鼎,大家一定都再熟悉不過了。光鮮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汗水與付出;微言大義的史書背后,細細看來,也暗藏著堅忍和奮斗。

任何的“一鳴驚人”,絕不是一瞬間的“幡然醒悟”就可以達到的,他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和精心的深度思考!

與君共勉!

 

 


【關鍵評論】 G71G72G73綜合應用!74【社會觀點】 Facebook強一致性鍵值存儲ZippyDB架構簡介882【專家講評】 葉羅麗:美情兔就是最后一位新閣主?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有意思了

 

arrow
arrow

    s7g2vx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